上篇我们介绍了超市生鲜经营的第一点诀窍,本篇中仑为大家介绍剩余两点,帮助超市经营者们更好的运营:
 
02研究一日三餐与毛利平衡
 
既然生鲜商品与百姓餐桌息息相关,那么究竟在生鲜产品上要卖些什么,就一定要研究消费者的一日三餐,社区型卖场超市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这里有一个窍门,就是减少货品的品类,比如标准若是3000个品类,那么可根据不同的门店规模和面积适当减少品类到1200个、900个、700个,因为顾客有一个选择的过程,如果是1万多平方米的大卖场则品类要多,要给人以丰富感。
 
但假如是数千平方米的标准超市甚至是数百平方米的小店则只要少数品类即可,品类越少则让顾客选择越快,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品类集中推出某些款的前提就是研究了顾客的一日三餐,知晓什么样的生鲜品是客人每天生活经常会购买的。


 
 
大润发的一位内部管理者透露,大润发的生鲜品之所以经营得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经过了对收银条的大数据研究,以此推断哪些生鲜品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与日常餐饮有关的生鲜品。
 
“在对一日三餐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顾客更愿意选择已经过加工的便捷生鲜食品,于是我们会重点推面点、熟食甚至是推出荤素搭配好的净菜生鲜品,这些都符合顾客日常需求,销售量不错。”
 
家乐福则将这项研究推向了极致。家乐福会将最吸引顾客的那类生鲜货品亏本出售,即做成负毛利商品,用这些低价且最吸引人的货品来拉动顾客购买。
 
但要知道,往往顾客不会只买一件商品,家乐福会在商品架构和陈列设置上将负毛利、中毛利与高毛利商品混搭,如此一来,客人冲着低价商品而来,但结果还购买了大量中、高毛利的生鲜商品,其实是零售商赚到了,也加速了生鲜品周转率。”


 
03辅助手段多多
除了上述各种法则,还有不少辅助手段也可以帮助生鲜商品管理。
 
“时间差”是世纪联华一家门店曾经使用的方法,该门店管理人员注意到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送完孩子上学后就顺便到卖场购物,此时顾客购买的大多是生鲜食品,但有很多卖场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开门,于是该世纪联华门店就比其他卖场提前一小时开业,并且在这一个小时内做生鲜商品的限时特卖,这招吸引了诸多附近居民争相购买。
 
而到了晚市即夜间8点后,该店很多生鲜货品也会打折出售。这种利用“时间差”来做文章的生鲜促销方式大大加速了货品周转率,减少了损耗。
 
此外,生鲜品的摆放如今越来越体现促销艺术,比如OLE超市会以不同颜色将果蔬并列堆放,且堆放生鲜品时营造一种溢出感,让顾客觉得货源充足、货品新鲜。有些超市还会在果蔬上洒水,伴随着莹莹水滴的果蔬品尤其体现出新鲜感。据业内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陈列技巧能提升至少10%~15%的生鲜货品销售额。


 
最能直接影响生鲜管理的当数人的因素。“在卖场生鲜部,顾客看到的是已切割好的肉品,但在后台则是整个一头猪,这都是要经过专业刀手对整猪进行不同部位的切割后按不同的价格摆放在前台冰柜出售,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好的刀手可以将猪肉分割合理,尽量多地分割出有效出售的部位,将收益最大化。
 
反之,缺乏经验的刀手则会造成肉材浪费。有时一个好的刀手可以比一个差的刀手在一头猪上多切割出约100元甚至数百元价值的猪肉。这直接影响生鲜部收益。”

选择一款好的收银系统,生鲜经营更给力!